善战者说: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





荐语
你将获得
作者简介
精彩选段
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的时间
樊登:各位好,我们今天要讲一本非常过瘾的书,这本书的名字叫作《善战者说: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》。我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,北京大学的宫玉振教授。欢迎您,宫教授。
宫玉振:大家好。
樊登:宫教授是军事学博士?
宫玉振:是的,我是1994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到了部队的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。我们那个研究室过去叫古代兵法研究室,专门研究《孙子兵法》的。
【区分《孙子兵法》与《三十六计》】
樊登:很多人分不清《三十六计》和《孙子兵法》,所以您先跟大家介绍一下,《孙子兵法》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?
宫玉振:好的。确实是跟樊老师讲的一样,经常会有人把《孙子兵法》和《三十六计》混为一谈。经常有人问我说,宮老师你研究什么呀?我说《孙子兵法》,他们就说《孙子兵法》好呀,美人计!很多人会这样说,很多专家有时候也搞不清楚。其实《孙子兵法》和《三十六计》不是一本书,这是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。
那么《孙子兵法》它这本书是成书于春秋末期,作者是孙武。子,其实就是先生的意思,孙先生,孙老师。《三十六计》是成书于大概是明清以后,真正开始在社会流传应该是民国年间。
樊登:所以《三十六计》比较通俗?
宫玉振:对,它是一个通俗的版本。它其实是《孙子兵法》一个局部的发挥。通俗的好处就是它容易被大家所接受,它传播力度更大一些。
樊登:但是《孙子兵法》其实是有阅读难度的。
宫玉振:非常有难度。因为第一个就是它是用古文写的,其实我们今天很多人读古文就跟读外语差不多。第二个它也是一本兵书,讲军事的。如果你对军事不了解的话,你可能很快就没有阅读兴趣了,读不下去。当然还有一个,就是这本书太抽象了,它跟《三十六计》的区别就是,《三十六计》讲故事,很多东西你很容易理解,《孙子兵法》是最抽象的哲学层面的东西。因为它从最高的层次揭示战争基本的原理,不好读。所以这是很多人读不下去的很重要的原因。
【《孙子兵法》与企业管理】
樊登:我为什么说这书读起来特别过瘾呢?就是里边有大量的战争故事,还有很多商战。首先是五事,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,您先讲讲,这跟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?
宫玉振:好的,樊老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,其实这是我们理解《孙子兵法》的核心。谈到《孙子兵法》可能都会谈到谋略,但是其实在孙子看来,取胜的关键要素不在于你的谋略,在于你的根基,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: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。道其实是什么呢?道它叫“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以与之死,可以与之生,而不畏危。”所以道就是让上级和下级有共同的意愿和追求,可以同生死共患难,不畏惧任何危险。所以在我们今天,道是什么?其实就是我们习惯讲的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。我们今天回头看一个好的企业,一定是有清晰的价值观的企业,这就是为什么像阿里这样的企业,讲战略一定要先讲上三路: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。这个东西看起来很虚,但是其实在关键的时候你可以看到,真正一个组织的成员有没有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方向,愿意为组织去奉献,这个是非常关键的。
樊登:我记得陈毅元帅就说,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。就是你能够把整个全民动员成这个样子,他一定是有道在里面。
宫玉振:没错,他就是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得到了民心以后,老百姓愿意帮你打仗,这就是我在这个书里边讲的,道其实不是个虚的东西,真正的道一定有具体的物质的内涵。就是我们讲道,它不是管理者的一个自我期许,它一定是跟每一个员工,每一个下属,甚至跟整个社会的深层利益是一致的。真正的道不是你从上往下给压下去的,它是从下往上提炼出来的。
樊登:我们讲《指数型组织》的时候也是说,最核心的东西是一定要有一个伟大的愿景。
宫玉振:是,这个伟大的愿景还要落地,就为谁而战,为何而战?这就是道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。
樊登:那“天”是指什么呢?
宫玉振:“天”是天时,就是大的战略形势。我们简单来讲,就是大势。我们不是有一句话叫“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”其实在大势面前,我们个人和组织的能力特别卑微,像是阿里、腾讯这些巨头,包括现在的字节跳动,正在崛起中的这样一个企业,他一定是抓住了一波大势,一波大潮。
樊登:就比如说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,你就会看到说短视频的红利。
宫玉振:没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