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望的博弈





荐语
你将获得



作者简介

精彩选段



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



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
以下为《欲望的博弈》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,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。
各位好,我们今天讲的这本书看起来很薄,但是读起来很累,叫作《欲望的博弈》。它跟博弈论没有关系,它解决的是成瘾性的问题。最先吸引我的是卡巴金对这本书所做的序。大家都知道,卡巴金是正念疗法的发起人,他说这本书的作者贾德森·布鲁尔所做的这件事情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,是了不起的。这本书的作者是自我控制领域的思想领袖。他原来是一个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博士,而且在顶级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。后来他进行了正念(疗法)的学习、静坐,他觉得这个东西对于人大脑的改变比分子生物学来得更直接、更快,所以他转向了这方面的研究。
【主观偏差与成瘾行为】
那么什么是正念?正念的定义是,因为有意识地关注当下而产生的非判断性觉知。比如说,我知道我此刻在生气,这是一个非判断性觉知,不代表着生气好还是不好,不代表我判断这样做对还是不对。一旦加入对还是不对,就有了反馈、有了激励。我只是想先搞清楚我在哪儿,先搞清楚我此刻的感受。而如果我们仅仅靠奖励式学习,像海参一样趋利避害,整天就是靠外界的反馈来建立我们的行为习惯,会导致一个词——请大家记住这个词——在这本书里边会经常出现,叫作“主观偏差”。主观偏差就是你觉得你此刻应该吸烟,但实际上你的身体并不需要吸烟。而你觉得你应该吸烟,只是因为往常一吸烟你就得到奖励了、你就很开心、你就喷涌出大量的多巴胺。这种对于自身的错误判断叫作主观偏差,所有的成瘾性行为几乎都跟主观偏差有关系。
【关注烟瘾发作时的感受】
这个作者有一次遇到一个叫杰克的深度烟瘾患者,他就帮杰克治疗。杰克走进他的房间的时候说:“我的脑袋要爆掉。”因为他烟瘾到点了,马上就要吸烟。作者跟他开玩笑说:“那如果爆了以后我帮你捡回来,我帮你把爆掉的脑袋拼回来。”后来作者就跟杰克聊,脑袋要爆掉了到底是什么感觉。他说不知道,就是难受、抓狂,就得赶紧拿根烟点上抽一下。然后作者就问:“在你的人生当中有没有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环境,你就是没法吸这根烟呢?会怎么样?有这样的状况吗?”杰克说:“我最怕就是坐飞机,尤其坐长途飞机的时候,到点了你就是没法抽,这时候你就会极其抓狂。”然后作者问:“你脑袋爆了吗?”杰克说那倒也没爆。那后来呢?他说后来这个事就缓下来了。就是当他在飞机上坐够了两个小时以后,这个想抽烟的劲儿慢慢就没有了。
我们有没有见过很多人坐高铁的时候,高铁站台停站一分钟,都要下去猛嘬两口,然后再赶紧上车。实际上你如果真的憋过两个小时以后,你会发现那个欲望的感觉是一个倒U形的发展,就是在他脑袋快要爆炸的时候欲望到达顶端,如果能够再等一会儿,能够关注一下这个感觉,事实上也没什么,它慢慢就下来了。
【技术上瘾】
事实上,过多的线上交流会增强我们的社会退缩。一个人在手机上投入的时间越多,就越容易在现实生活当中产生挫败感。为什么人们会喜欢看别人点赞、看别人评论,某一条朋友圈发了以后收到很多人的回复,人们就特别高兴?因为人们错误地把思想的兴奋感当作了真正的幸福。这句话太重要,就是当我们在看那个手机的时候,看到有很多人留言评论的时候,会很兴奋,那只是你思想的兴奋感,实际上这是一种主观偏差。
我们应该能够学会把手机扔远一点,三四个小时不要碰手机,实际上你的大脑会更舒服。而且如果你今天一下午不小心刷了3个小时的手机,想想事后的感觉,事后的感觉是你会觉得今天下午过得不好,我今天效率不高,我懊悔。大多人都会这样,因为它并没有增强你在真实社会当中的感受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