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书
冷暴力

冷暴力

主讲人:黄峥
4.7
2025.10.09上新

荐语

随着“PUA”这个词的流行,“精神虐待”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,“反PUA”已经成为当代文化认同的一部分。 但平心而论,究竟什么才是“精神虐待”呢?是不是只要对方想让我听他的,但他说话又不中听的时候,就是在PUA我呢?为此,我们需要回溯一下“精神虐待”这一概念的源头,它出自《冷暴力》这本书。 作为心理咨询师,《冷暴力》的作者指出,人际关系中存在着非常隐蔽的精神虐待行为,它们是如此隐蔽,以至于总是对PUA“警铃大作”的我们,遇到这类情况时,依然可能出现“识别盲区”,无法察觉它们的存在。 本书将助你重新理解“精神虐待”,揭秘关系中隐性的PUA做法,教你识别身边有PUA倾向的人,并学会保护自己远离PUA。

你将获得

学会识别人际关系中危害巨大的隐性PUA行为
看懂亲密关系、亲子关系、职场中的常见PUA手段
学会识别人群中带有PUA倾向的人,对其敬而远之
学会对抗PUA的9条方法原则,保护自己远离PUA

主讲人

黄峥
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

精彩选段

一段关系中,越是在乎的人,越是容易自我反思的人,就越容易在关系不好的时候内疚和自责,也就越容易被PUA。
..........
区别PUA和非PUA的关键点在于,看双方到底有没有奔着“解决问题”的目的去想办法。
..........
一段关系中,如果包含着顽固的PUA行为,那我认为这段关系是不值得维持的,因为它不具有成长性。
..........
不要把所有不愉快的沟通都理解为PUA,因为它会导致你们陷入消极对抗,从而忽略了解决问题的可能。
..........
注: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。

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

历时465小时精心打磨
舒从嘉
策划、责编
王天仪
初审
周珅玮
复审
吴彤
三审
徐如梦
审读
欧明超
设计

 

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

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


以下为《冷暴力》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,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。

书友你好,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。我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黄峥博士。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这本书,书名叫作《冷暴力》,它是人际关系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。

解读本书的原因

01 精神虐待(现在常说的PUA)的概念出自本书

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在于,它首次公开提出了一个我们现在很流行的概念,那就是精神虐待。我们现在常常用“PUA”来指代这种精神操控、精神虐待。因为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98年,在那个年代,人们对于精神虐待、精神操控或者说PUA什么的,还压根没有什么概念。

但是这本书的作者伊里戈扬,她是一位法国的心理咨询师,她做了大量的心理咨询和社会研究之后,就发现,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行为,其实不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些身体的暴力、言语的暴力,比如说殴打、辱骂这些行为,我们可以管这些叫热暴力。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一种更加隐蔽的暴力行为,是通过比方说拒绝沟通、讽刺、挖苦、轻蔑别人,还有否定别人的人格等方式来施展的。并且这些方式,比热暴力更能实现对他人精神方面的打压和操控。这些就是冷暴力,也叫作精神虐待。

这个观点,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,是非常颠覆认知的,但它非常准确地描述了人际关系当中,这么一种隐蔽但是重要,而且极具伤害性的现象。所以这个概念,迅速就在全世界流行开了。

02 真正的精神虐待不容易被识别

现在,冷暴力、精神操控、精神虐待这些概念,都借由PUA这个词,逐渐家喻户晓了,对吧?比方说,日常对话当中我们都能听到,有人说“你这是在PUA我”,或者说“凭什么听你的,你休想PUA我”。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。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讲这本关于精神虐待的书呢?
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想先请大家听三个案例,大家来判断一下,在这些案例里边,到底哪个是PUA,哪个不是PUA。你准备好了吗?开始了。

我先说第一个案例。有一对夫妻,丈夫比较爱干净,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把被子叠好,床铺整理得干干净净。但是他的妻子比较随性,她就觉得叠被子干吗呀?晚上反正还是要盖的,再说,铺开还有利于散味、散细菌……所以她从来不叠被子。为此,丈夫就三番五次地跟她说:“不叠被子是个坏习惯,你要改一改。”但妻子就反驳说:“不叠被子就是坏习惯啦?我哪有那么多坏习惯?你整天就知道PUA我。”

请问,你觉得丈夫是在PUA这位妻子吗?思考一下。

接下来我来讲第二个案例。有一天,某公司的销售专员小李下班了,他约了一个朋友一起吃饭。小李就跟朋友说:“哎,我那个领导,今天又PUA我了。他跟我说:‘小李,你上个月业绩不太行,整个部门就你业绩垫底。你这个人我知道的,比较腼腆、豁不出去,但这样很难拉到客户啊,你要改一改,把自己练得脸皮厚一点,不能等着天上掉馅饼啊。你知道我们有末位淘汰机制吧?现在外边工作也不好找,我再给你一个月机会,如果你业绩还是垫底,那我只能按公司规章办事了。’”

这是第二个案例,你觉得领导是在PUA小李吗?

好,最后一个案例是这样的。公司里边有个同事,他是你的好朋友。有一天因为工作上的一件事,你误会他了。虽然真相大白之后,你及时、诚恳地道歉了,但是朋友还是很伤心、很生气,说:“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!”然后,这个朋友就不理你了。接下来几天,你给这个朋友发消息,表示想要补偿他,但他就是很轻描淡写地回复:“我没事,我没有放在心上。”但是你在办公楼里遇到他,想跟他打招呼,他却假装没看见。有时候,他还来到你的办公室,跟你隔壁桌的同事有说有笑,就是把你当空气。你觉得,他大概还是在生你的气吧?也有可能,他不想跟你做朋友了吧?但是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请问,这个同事是在PUA你吗?思考一下。

好,这三个例子讲完了,接下来我来公布正确答案。根据《冷暴力》的定义,案例一和案例二,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UA,只有案例三是真的PUA。你答对了吗?

可能有书友要问了,为什么只有案例三是PUA?我觉得案例一和案例二也挺PUA的。别着急,听完这本书,你就知道为什么只有案例三才是PUA了。

其实通过这个小测试,我想说明的是,虽然我们都知道PUA这个词,但究竟什么是PUA,什么又不是PUA,大家其实并不容易分辨,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对这个词的滥用和误用。这其实也是语言传播过程当中一个典型的规律:几乎任何一个词语,一旦它变得过于流行了之后,它的含义也必然会出现泛化和歪曲。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“抑郁”这个词。一开始,它只是一个学术概念,是个临床指标,更多地指的就是抑郁症。但是,随着这个词流行起来,现在很多人有一丁点心情不好了,就会说“真是把我给整抑郁了”。这个词就出现了泛化,它就不再是它原始的那个含义了。PUA也一样,现在很多人只要受一点批评,就会觉得对方是在PUA自己。

这种词义上的泛化和歪曲,会导致两个问题:

首先,我们会把根本不是PUA的事情,也理解成PUA,从而产生过激的反应,或者把原因都推给了别人。

而更致命的一点是,对真正的PUA行为,我们反而有可能感知不到,甚至给对方找理由,觉得对方这么做也情有可原,确实都是我的问题。

这就是我想讲这本书的最主要的原因。它能帮你深刻地意识到,真正的PUA,可能跟我们平常所说的PUA非常不同。它可能是更隐蔽的、细微的,甚至是无孔不入的,在无形当中就操控了我们的想法。

03 本书如何讲清PUA

这本书首先会告诉你,什么是人际关系当中真正的PUA。作者分析了三种人际关系,分别是亲密关系、亲子关系和职场关系。这三种关系,可以说是PUA高发的重灾区。接下来,作者会描述一个典型的、带有PUA特质的人,他是怎样的,他有哪些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,他实施PUA的步骤通常有哪几个阶段。最后,作者还会提出建议,如何跟带有PUA特质的人相处,以及如何对抗PUA,保护自己免受伤害。

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
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
荣格心理学入门(上)400105871

荣格心理学入门(上)

深度揭秘你的隐藏人格。VIP可分享给好友免费听
播放量97.51万
人心的本质400132430

人心的本质

“吃瓜”吃成“网暴”?看懂人心本质,不做乌合之众
播放量95.13万
欢迎来到青春期400135100

欢迎来到青春期

覆盖8-23岁全年龄段,缓解开学焦虑,从容应对青春期!
播放量81.02万
童话中的心理学400131722

童话中的心理学

心理学家解读《哪吒》:他是你我内心的“黑暗人格”
播放量95.25万
优势谈判400134836

优势谈判

高难度沟通、谈判、讨价还价都能用的心理技巧
播放量58.26万
选择帆书的理由
关于帆书
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。
优势
实力
10年讲书历史,6500万书友信赖
省时
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
专业
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
丰富
超800本好书,覆盖心灵成长、亲子家庭、人文历史、职场生活等领域